close

學習,到底是甚麼?讓我們嘗試提出學習的定義。討論一番後,我們將學習視為知識獲得的途徑,即學習是經由傳輸(transfer) 獲得。而皮亞傑將知識分為三類:物理知識(實徵)、邏輯(抽象)以及社會性知識(約定俗成)。這三類知識常是一體三面的。以冬至為例,實徵便是白日最短、夜晚最長的日子;邏輯則是指當在太陽到達黃經270°時開始;而社會性知識則是吃湯圓的日子

  在文本Individual and Social Aspects of Learning 中,將學習途徑區分為個人學習以及社會性學習兩方面。有趣的是,當一個體使用這兩種方式學習時,效果會比只使用其中一方更好。以實際情況解釋,學習者首先透過自己摸索,進行學習(小朋友學會爬樹);接著,在與他人的分享過程中,釐清尚有的迷思或是分解方法(在思考如何教學的過程中,整理歸納出方法)。雖然大眾認為學習/讀書是個人所達成,但事實上,個人與社會性學習難以區分。當學生透過學參考書學習知識,那是社會性學習,因為是透過書的媒介所傳達的知識;但學習習慣本身是個體所摸索出的,是個人學習;故,兩者是息息相關的。

  Social Mediation by Cultural Artifacts 中, 提及任何工具或統皆不是為了學習而發起,而是為了便民、省力等其他原因而存在。然他本身存在的過程即涉及學習,在研發方面以及學習使用方面,有時甚至會涉及其他知識的學習。以老師帶到班上的鉗子為例,當初是為了省力而研發;研發過程是一個學習(槓桿原理、材質的使用)、使用的過程亦是(拿來鎖螺絲、當車窗擊破器、如何拿取、如何施力)。有趣的是,這些工具或系統可以反映當代社會或文化的需求以及趨勢。文中以打字機為例,轉變成電腦的過程反映出更重視效率的社會。學習共同體等教育主張的名詞化指出產業及個人關係變得密不可分,可以從教育哲學的演化看出當代的潮流。

  回到原本的問題,學習到底是甚麼?簡單來說,他確實是一個傳輸的過程。不過更深入來看,傳輸者、被傳輸者、方法、方法的形成、媒介等因素,使得它變得不是那麼簡單。我們常思考要怎麼學習,但鮮少想過學習的本質是甚麼。透過這個文本、透過了老師的授課,我看到了學習的新面向;經由自己思考,我看到了另一個面向。果然如文中所說的,當一個體使用這兩種方式學習時,效果會比只使用其中一方更好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山神乙事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